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二十八章:多线开工 (第3/7页)
是这样的想的,包括樊鹏越。 锂电池行业的前景的确很光明,但要推开这扇窗,难度很大很大,要往里面砸的钱,基本是数以亿计起步的。 菲尔兹奖的名头的确很响亮,但隔行如隔山,数学界的大牛,真能在材料界叱吒风云吗? 会议室中,很多人都抱有着这样怀疑的态度,甚至潜意识的认为这根本就不可能成功。 ...... 首位上,徐川笑了笑,开口道:“锂电池行业拥有着庞大且未开拓的市场。没道理不进去分一杯羹。” “而且在材料行业,我也不是没有任何的经验,我的导师就是物理材料行业的院士,此前的国内最出名的二硒化钨材料项目,就是他主导的。如今已经担任了咱们研究所的顾问。” “这些东西你们不用顾虑,也不需要思考太多,按照我的要求和分配进行实验就够了。” 对于这些科研人员的顾虑,徐川将自己的导师陈正平拉了出来撑旗。对于一个还没开始的项目,还是要给这些人看到一丝成功的希望的。 锂电池的价值、研发锂电池材料相关的难度他都很清楚。 但他也很清楚,在如今,要想以小博大,要想绕开各种专利,一次性获得大量资金,锂电池是最好的选择。 错过了锂电池这个风口,再想要通过某一个专利来获得大量的资金是不太可能的事情。 更关键的,是他脑海中有这样的科技。 作为一名重生回来的科研大拿,尽管锂电池不是他的研究领域,但那些前沿的科技他肯定是清楚和了解的。 锂枝晶问题的解决是在2028年,那时候米国的一家材料研究所研发出了一种人工SEI薄膜,可以有效的控制锂离子在电极表面沉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