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百五十二章:从樱花国手中抢订单 (第5/6页)
上露出一丝惊讶的表情。 “没想到你也来了。耐克森也看好徐教授研究吗?” 听到声音,凯尔文·诺亚扭头,坐到他身边的人他认识,是同样来自欧洲的诺而达材料公司的代表,两人打过一些交道。 点了点头,凯尔文打了个招呼:“当然,徐教授虽然很少涉及材料界,但他出手解决的问题,每一个都是世界级难题。” 闻言,诺而达材料公司的代表萨罗扬·帕特里克笑了笑,道:“但材料领域可不是数学,152K常温超导,如果仅看这一数值,的确很惊人。但实验室中的成果要转变成商用,恐怕很难。” 顿了顿,他又补了一句:“而且听说这次他研究的可不是氧化铜基超导材料,是另一种全新的超导体系,没有工业化的经验,要转变恐怕更难。” 老实说,152K的温度超导,这一数值并不算什么。在实验室中,做到温度更高,甚至室温下超导的材料也并不是没有。 不过在常压下实现这个温度的超导,意义就完全不同了。 当然,对于这些世界顶尖的超导材料供应商来说,实验室产品和工业化的商品可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 不可置否,152K常压超导的确很优秀,但和它相差不大的产品在实验室中也并不是没有。 比如Bi系92K、Y系125K、Hg系135K等等,都能做到突破液氮温度77K这个温度壁垒。 但截至到目前,还没听说过有哪家实验室能做到大批量的商业化生产高温超导材料。 到目前为止,工业界关于超导材料的应用,绝大部分依旧是低温超导材料。 而他们在制作商业化的超导磁体时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